• Skip to primary navigation
  • Skip to main content

桓桓鄉寇

如果一開始沒有高牆,就沒有所謂的侵略了嗎?

  • 首頁
  • WordPress 筆記
  • 主機
  • 前端
  • 意見回饋
You are here: 首頁 / 隨筆 / 寫作的輸入與產出:如何系統化學習

寫作的輸入與產出:如何系統化學習

2020-10-16 by Eric Chuang Leave a Comment

內容目錄

  • 如何用 20 小時學會任何事
    • 將一個技能切分成若干構成元素
    • 至少學到可以自己察覺錯誤的程度
    • 排除掉任何練習的阻礙
    • 至少練習 20 小時
  • 結語
  • 參考資料

昨天在跟小聚朋友吃飯的時候,談到自己在鐵人賽結束後,仍然努力維持「日更」的習慣 (雖然昨天休刊一天)。

起初還有很多在鐵人賽中,來不及寫下的內容,把它逐漸補齊。但近來開始有種枯竭的感覺。最主要是因為自己在許多正在學習的主題都還沒有完整消化,導致輸入跟不上產出。

聽完我的分享,小聚的夥伴給了一個相當受用的建議:

你需要的是更有系統的學習方式,縮短自己可以產出的間距。

如何用 20 小時學會任何事

聽完小聚夥伴的建議,我想起這集 Ted Talk。

講者把學習這件事,拆解成四個部分:

將一個技能切分成若干構成元素

以我自己學習網站技術的經驗來說,在一開始學習時,我曾經參考了〈Developer Roadmap〉。文中的技能樹便替我們將「網站開發」這個廣大的領域,切分成許多可以獨立學習的單元,如「前/後端」、「前段的 HTML、CSS、JavaScript」等。

至少學到可以自己察覺錯誤的程度

在學習一項技巧時,根據 Kaufman 的說法,先準備 3 到 5 種教學來源,但是千萬不能把它當成「拖延實作」的藉口。譬如:「我找了 20 本前端技術的書,但我要等我全部讀完之後再來開始實作。」

這 3 到 5 種教學資源,是要讓你能夠檢視自己哪裡出錯。以網站開發來說,W3schools 或是freeCodeCamp 就是很適合作為參照的教學資源。其中,又以「除錯 (debug)」這個主題更為重要。

排除掉任何練習的阻礙

譬如說:手機。

要短時間要密集學習,必須有高度的專注力,這一部份我自己做得沒有很好。幫自己安排一個功課表是一個很好的方法。我在鐵人賽期間,每天都會試著空出一段寫作的時間。

至少練習 20 小時

根據 Kaufman 的說法,這 20 小時最主要的目的,是要讓你克服初步的學習心理障礙。隨著年紀增長,我們會開始逐漸抗拒挫折,不希望自己是、或是被當成笨蛋。透過持續練習至少 20 小時,可以幫助你克服初期的挫折感。

結語

回顧我自己之前學習網站架設的經歷,我在最開始學習 HTML、CSS 與 JavaScript 的時候,可能熬了不只 20 個小時 (笑),但透過這個學習架構,或許可以更有系統的學習這三個領域的各個子領域。

為了養成寫作的習慣,最近開始會計算從下班到睡前的時間,每天大約有 4 到 5 個小時,扣掉吃飯時間,大概有 4 個小時的時間,扣掉平均寫作的 2.5 小時,還剩下 1.5 小時。如果持之以恆,20 個小時其實 2 週左右就可以達成了!

參考資料

  • Don’t have 10,000 hours to learn something new? That’s fine — all you need is 20 hours

所屬分類: 隨筆 標籤: 學習

關於 Eric Chuang

正職是廣告行銷人員,因為 Google Tag Manager 的關係開始踏入網站製作的領域,進一步把 WordPress 當成 PHP + HTML + CSS + JavaScript 的學習教材。此外,因為工作的關係,曾經用 Automattic 的 Underscores (_s) 替客戶與公司官網進行全客製化佈景主題開發。

讀者互動

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瞭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。

Copyright © 2021 · Genesis Sample on Genesis Framework · WordPres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