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hysical Address

304 North Cardinal St.
Dorchester Center, MA 02124

2020 年 10 月桃園 WordPress 小聚心得

10 月份的小聚,加上後續的續攤活動,可以算是有紀錄以來歷時最長的桃園小聚。儘管參加 WordPress 小聚已經歷時三年,在台北小聚也曾經多次上台分享,但印象最深刻的 2 次卻都還是發生在桃園。

之所以有這樣的感受,我想主要有 3 個原因:

  • 靠隊友
  • 回家的感覺
  • 其他固定班底

桃園小聚的組成

桃園小聚從一開始便決定採取多主辦的形式,我很推薦想要試辦小聚的各地區主辦都可以採行這種方式進行。多主辦代表的是「固定樁腳」,對於有心想要經營社群的人,如何從中找到願意一起努力的固定樁腳,是非常重要的。

起初,我打算請社群前輩 Audi 一起參與桃園主辦,也與他們討論桃園小聚接下來的定位,但我自己卻遲遲沒有下一步。後來是由台北小聚的主辦阿竣提議,當時的社群夥伴 Andy 想要在桃園開始推廣小聚,建議我可以跟對方聯繫。

就在這樣的因緣際會下,在桃園的薄多義餐廳舉辦了桃園第一次的聖誕小聚。

和當初選擇創業一樣,我自己都不是勇敢的第一槍。

在第一次的聖誕小聚中,認識了桃園小聚的主辦之一,大邵。從第二次小聚開始,便根據他的建議,選擇內壢的街區商號咖啡廳當作根據地。從這時起,桃園小聚便開始有著「靠隊友」的習慣。

桃園小聚會有種回家的感覺

我的生活重心,從高中開始便在台北。

當初會想要辦桃園小聚,為的是一個私心:「台北可以,為什麼桃園不行?」因此在桃園小聚的感受,往往在情感上會放大許多。

在小聚開始進駐安東青創基地以前,我們在選擇小聚的時間往往會是在家上班日,從松山一路搭火車前往內壢,接著再匆匆回到台北,當時偶爾會感到疲勞。雖然是一個月一次見朋友的心情,但車程真的非常遠。

直到 Green 與 Hend 的加入。

Green 自告奮勇地在南崁開始辦起「北桃園小聚」,而 Hend 則是提供了我們安東青創基地這個選項。此外,雖然和小聚本身的關聯性不大,但 Green 是南崁人,在距離上十分接近,而 Hend 則是龜山人,多了另外一層故鄉的關聯。

隨著開始在安東青創基地固定下來,並且有規律的舉辦在週六,而 Green 的晚餐小聚也逐漸發展出自己的定位後,每個月的 2 場桃園小聚,開始配合自己週末回家的節奏。漸漸的,參加小聚就像是回家一樣。

就如同第一段所說,這些都不是靠我自己一個人能辦到的。有大邵、Green、Hend 的樁腳主辦群,以及 Alex、Rex 與勇哥等固定班底,桃園小聚開始慢慢有穩定下來的感覺。

逐漸有新的固定班底產生

就在今年,新的固定班底,俊克與飛燕(怎麼聽起來像恰克與飛鳥)產生了。

這對我來說又是另外一劑強心針。

在一開始辦小聚時,雖然有著「主辦群」的固定班底。但日子久了,會有種「圈子好像沒有成長」的感覺。然而隨著有新的夥伴開始固定參與,而且在交流時間都能自己很主動的找其他參與者攀談,彷彿看見這個生態圈開始逐漸成型。

雖然還沒有達到當初在 WordCamp Taipei 訪談中的目標,讓既有成員再開枝散葉主辦新的小聚,但如果這個生態圈的能量可以繼續維持的話,希望還是有機會可以發生的吧。

結語

除了上面提到的人外,還有許多幫助桃園小聚的朋友們,都對桃園小聚的茁壯有所貢獻。

看著各地的小聚都開始有自己的特色,如同台南小聚的主辦在 WordCamp 心得文中說的「平日用愛灌溉,最終如繁花盛開」,心中有種莫名的激動。但如何讓這些能量可以持續燃燒,卻又生生不息?我覺得這也是接下來身為小聚主辦們所要思考的問題。

啊,如果說下一場 WordCamp 辦在桃園的話,不知道會怎麼樣呢。

Eric Chuang
Eric Chuang

正職是廣告行銷人員,因為 Google Tag Manager 的關係開始踏入網站製作的領域,進一步把 WordPress 當成 PHP + HTML + CSS + JavaScript 的學習教材。此外,因為工作的關係,曾經用 Automattic 的 Underscores (_s) 替客戶與公司官網進行全客製化佈景主題開發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